安联投资董事总经理沈良:25载亲历“狮子山精神”

9429影视免费在线看最火电视剧 https://www.9429.xyz

  我出生在上海、成长在香港,一直觉得自己是上海和香港两座城市的儿子。1997年香港回归,我刚好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此后的人生旅程就往返在港、深、沪三地。

  年轻时,满腔热血、误打误撞却将自己的命运与时代的进程联系在一起。回顾过去的25年,我是极其幸运的。香港是块宝地,横跨中西文化、享受了一国两制的优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与国际接轨的法律体系,让香港赢得了东、西方投资者青睐。我带着儿时对上海弄堂的记忆受益于香港的跨文化教育,在时代的洪流中,我的职业轨迹与香港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感谢中国基金报的邀请,希望能透过我的故事,让大家对香港金融市场过去25年的魅力与张力窥见一斑。

2003年人生再启程

  2003年,我正式进入资管行业,在一家国际头部保险公司设立在香港的基金公司担任中国股票分析师。彼时,全球领先的巨头开始越来越关注中国市场,香港的国际化和便利性,使其顺理成章成为投资、研究中国市场的前站。外资纷纷通过QFII(合格境外投资机构)进入中国市场,投资者也从最初的大主权基金、保险公司,扩大到公募基金、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等,呈遍地开花之势。

  同年,人民币业务扬帆起航,中国人民银行以存款、兑换、汇款和银行卡四大类业务为起点,逐渐延伸至企业业务、点心债等金融产品。“自由行”的开通大大便利了内地居民赴港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为后续的金融、投资互联互通打下了基础。

  香港正一步步成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我受到莫大的鼓舞。

  2004年于我有着不寻常的意义,公司计划派我去上海担任合资保险公司的投资总监。我激动却不免犹豫。上海是我的故乡,但毕竟多年在港生活,要挪去另一处从头干、挑大梁,也不免迟疑。当时的上司给了我珍贵的建议“眼光一定要放长远,要跳出舒适区。要谋长远,内地就是最好的机会”。事后来看,这个建议改变了我的人生。之后我开始了频繁往返内地和香港的生活,由此见证了香港回归后,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高速发展阶段。站在现在,回望当初,我对当上司的建议充满感激。

香江两岸水乳交融,人生开启新阶段

  2007年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我加入了一家国际投行担任亚太区资管业务战略发展主管,并在金融危机后被派往深圳参与境内合资基金公司的管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所有从业者来说都是极其深刻的教训。

  我清晰地记得,我是在从香港飞往上海的路上,从新闻联播上看到了贝尔斯登破产的消息。但一落地上海,行走在阳光明媚、繁华熙攘的陆家嘴时,中国的金融行业依然秩序井然。当时我想,中国的投资者和从业者是幸运的,中国是全世界极少数没有被金融危机阴影笼罩的市场。这也坚定了我的判断——中国市场的强劲成长和相对独立,必将使其成为全球投资者长期投资、分散风险的重要目标。

  2016年开始,我受聘于另一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先后在香港子公司负责投资和业务发展等工作。这10年,内地与香港的资管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资本市场机制的逐渐完善、居民财富积累的迅速增长,中国的公募基金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规模从2007的3万亿一跃到2021的25万亿元人民币。广大投资人从初次认识基金,发展到认可基金作为普惠金融的投资工具。与此同时,中国香港作为中国跨境金融的桥头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内地资产相关的基金产品在2020年已达2万6千亿港币*,跨境通道蓬勃发展,从沪港通到基金互认,从深港通到债券通,既有QDII、QDLP等中国资金走向海外,也有QFII、QFLP等将海外资金引入中国的渠道。

  跨境投资业务风生水起的同时,我深刻感受到内地和香港的水乳交融、密不可分。这不仅体现在市场、资金和人才,也体现在历史、渊源和文化。对从业者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中国在岸业务的重要性逐年提升,投行、资管、财富管理皆如此。在香港的求职市场,具有内地背景、知识和经验成为了明显优势,普通话也早已是必须沟通技能。我的上海话方言技能居然在多年之后成为了交流利器。同时,内地的金融人才大量汇集香港,反过来也带动了港人了解内地的市场机制。这种双向沟通机制有力推动了行业生态的健康发展。

  2019年起,我任职于一家全球大型投资咨询公司,并负责其中国投资业务,帮助中国的大型机构客户(主权基金、保险和财富管理机构)进行资产配置、组合构建、可持续投资(ESG)、海外投资等。2021年是一个新的起点,我有幸加入全球领先的主动管理资管机构之一——安联投资,负责其在中国境内的基金管理业务。

  当下,适逢香港回归25周年,我对于自己的职业角色有了重新认识。中国的资产和市场,都已然成为国际投资者眼中不可或缺、高度重视的部分。但中国资本市场的高成长性,也注定了其与欧美市场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法规、投资环境、投资者偏好都不尽相同。作为一个沪港“双背景”的金融老兵,我感受到了全新的责任,我的工作不仅仅是投资或帮助他人投资,更是历史机遇期的文化传译者。

  我始终在思考,“国际化”与“本土化”并不是互相矛盾的,而是彼此成就、相辅相成的。中华民族是善于学习的民族,中国的金融行业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无论是离岸人民币或者中资企业融资等传统强项,还是中国的大资管发展、理财业务或养老金投资创新,香港都将一如既往发挥桥头堡的作用。中国金融市场的政策开放(外资控股/参股金融持牌机构等),必将持续吸引海外机构进入本土市场,而香港的金融机构和人才也必须更加努力,做好资金和专业知识枢纽的角色,不能辜负背靠内地所带来的巨大机会。

狮子山精神持续闪耀

  近年来,常有对于香港作为全球重要金融市场的质疑和担忧,我不敢苟同。香港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务实灵活的商业态度,也在于韧性十足的风骨精神,这些没有变,也不会变。过去25年,香港经历了诸多挑战——金融危机、社会事件、新冠疫情等,内外部冲击不断。然而我坚定地相信,香港拥有完善的金融法制体系、产业框架、优秀人才,最重要的是,背靠强大的祖国。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这座中国与全球金融交汇的桥梁定会继续大放异彩。

  狮子山精神,必将持续闪耀,祝福香港愈加稳定繁荣!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上一篇:

下一篇: